全国咨询电话:

0312-4319166

主页 > 新闻中心 >
张仲景人物雕塑为什么会被称为‘医圣’更新时间:2019-01-15 11:05
   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张仲景人物雕像,石雕雕塑,医院景观雕塑
张仲景人物雕像,石雕雕塑,医院景观雕塑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玻璃钢铸铜雕塑,医圣张仲景人物雕像,古代人物雕塑
玻璃钢铸铜雕塑,医圣张仲景人物雕像,古代人物雕塑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未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半身像雕塑,张仲景人物雕像,医院景观雕塑
半身像雕塑,张仲景人物雕像,医院景观雕塑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古代人物雕塑,玻璃钢铸铜雕塑,医学家张仲景人物雕像
古代人物雕塑,玻璃钢铸铜雕塑,医学家张仲景人物雕像
    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长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于世界医林的“拿手绝活儿”,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疾病的性质,因人、因病、因证来选方用药,这才符合变化的病情和不同体质的病人,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也可以说,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针对当时医生不能具体分析,准确方用药而著述的一部“纠偏”之书,其中许多条文都是针对所谓“坏症”,就是医生误治后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纠正性治疗的。
玻璃钢铸铜雕塑,张仲景人物雕像,医院景观雕塑
玻璃钢铸铜雕塑,张仲景人物雕像,医院景观雕塑
    同时,书中提出了治疗外感病时的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就是将病邪由浅入深地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特点并衍生出很多变化,这一时期的用方和选药就可以局限在某一范围,只要辨证准确,方子的运用就会有很好的疗效。这种方法后人称为“六经辨证”,但“经”绝不同于经络的“经”,它包含的范围要宽泛得多。书中的113首处方,也都是颇具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人称作“经方”,运用得当,常能顿起大病沉疴,因此,《伤寒论》也被称为“医方之祖”。
张仲景人物雕像,古代医圣雕塑,玻璃钢铸铜雕塑
张仲景人物雕像,古代医圣雕塑,玻璃钢铸铜雕塑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揭示着人类当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这人类对生命极大的热情;文化对人物的雕塑的作用,既造成了中国唐至宋代以后人物雕塑的衰落也促成了西方雕塑随着文化改革而不断的演进。

手机:13722288210  邮箱:hanbodiaosu@163.com 电话: 0312-4319166 地址:河北省曲阳

版权所有:汉博雕塑 技术支持:汉博雕塑
备案号:冀ICP备14003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