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式,它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环境、规划与布局、建筑与设施、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其他小型的或辅助型的物质文化。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美好而洁净的环境,可以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脏乱、粗俗的环境则会让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是教育学生走向真、善、美,做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既要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从精神层面打造学校的文化软件,努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同时也不能忽视和削弱学校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全市“校园文化特色校”创建活动中,我们发现,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净化、美化、绿化、静化”的目标。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教育导向不强、注重校园外部环境建设忽视建筑内部氛围创设、艺术性差等。
1 一是教育性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服从于“教书育人”,它应是超功利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落实到“为了人的发展”上来,换句话说,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教育性。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各学校一定要认真做好整体规划,精心设计,通盘考虑,将精神文化融入到物质环境中,以人性、便利、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各项教育功能,实现学校物质文化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2 二是统一性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在一所学校,这些内容不能相互割裂、各自独立,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谐统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之下。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从景观设计到标语、口号的选择,再到建筑物内部文化氛围的布设,都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进行取舍。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对自我的约束和指引。要注意的是,校园规划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实现教学、生活、运动功能的有效分区,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师生的原则。
3 三是特色性原则。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情,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根据学校实际提炼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依托学校的特色文化,逐步开展物质文化建设,避免“千校一面”现象的发生。
4 四是实用性原则。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最大效益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各学校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要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财力量力而行。要多做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实际建设,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5 五是艺术性原则。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教育功能就是审美怡情。要使师生在校园里享受美、接受艺术熏陶,达到审美怡情的效果,学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就必须遵循美学规律,讲究章法布局,注重细节,强调艺术,尽可能地通过健康美好的外在形式,传达学校的内在精神。要尽可能使校园整体布局与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人文气息与艺术美感,给师生以舒适和美的享受。


手 机 :杨经理:13722288210
公司电话:0312-4319166
Q Q :541114682
邮 箱:ok@qyhbds.com
此上内容由曲阳县汉博雕塑有限公司整理,如需参考,请联系管理员。